磁力聯軸器是一種非接觸式聯軸器,一般由兩塊磁鐵組成,中間設置隔離罩將兩塊磁鐵隔開。 內磁體連接傳動部分,外磁體有效連接動力部分。 磁場NS耦合相互作用傳遞能量。 磁力聯軸器具有緩沖和吸收振動的作用。 此外,它采用全新的磁耦合原理,實現主動軸與從動軸之間無直接接觸的力和扭矩的傳遞,可將動密封變為靜密封。 ,實現零泄漏。 因此,廣泛應用于對泄漏有特殊要求的場合。
磁力聯軸器的分類
常見的磁力傳動有同步傳動、磁滯傳動和渦流傳動三種。 由于各自的特點,它們被應用在不同的領域。 同步傳輸是指輸出和輸入的同步。 常見的同步耦合結構有平面磁耦合和同軸磁耦合。
1.平面磁耦合
2.同軸磁耦合
3. 滯后驅動
磁滯傳輸是利用磁滯原理的傳輸方式。 常見的磁滯傳動一般是類似同步傳動的同軸結構。 不同之處在于內外轉子采用不同的磁性材料。 一般來說,內轉子(傳動軸)采用高矯頑力和高剩磁的材料,如釹鐵硼。 外轉子(從動軸)采用低矯頑力磁性材料,如鋁鎳鈷。 驅動軸上的磁鐵按NS交叉排列。 當負載不大于額定轉矩時,從動軸與主動軸同步轉動; 當載荷超過額定值時,內外轉子打滑,從動軸只傳遞額定扭矩。 在內磁體和外磁體的充電和退磁過程中,多余的能量以熱量的形式釋放出來。
這種磁滯傳動結構常用于磁性旋蓋裝置中,可以保證瓶蓋有足夠的擰緊力而不損壞瓶蓋。
4.渦流驅動
渦流傳動可以通過將上述一種磁力聯軸器的從動部分的永磁材料替換為銅、鋁等導電性好的非鐵磁性材料來實現,但傳動效率不一定高。 簡易圓盤渦流傳動的結構如圖所示:
在驅動盤上,以NS交叉的方式安裝了高性能磁鐵。 從動盤由銅制成,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磁力線穿過銅盤。 驅動盤轉動,渦流帶動從動銅盤隨之轉動。
渦流驅動可以是同步的或非同步的。 準確地說,同步渦流驅動器一般都會有少量(5%)的不同步。 例如輸入1000rpm,輸出950rpm。 這種不同步可以作為傳輸損失來接受。 異步渦流傳動的典型應用是收放線的張力控制系統。 通過特殊控制,還可以通過渦流傳動實現一定范圍內的調速功能。
磁力聯軸器用永磁體
磁力聯軸器的發明和發展與永磁材料的不斷進步密切相關。
磁力聯軸器初采用鐵氧體材料,但由于其磁性能低,在與傳統聯軸器相同的體積下只能傳遞較小的扭矩,從而限制了磁力聯軸器的發展。
第二代永磁材料釤鈷和鋁鎳鈷磁鐵(AlNiCo)的磁性能比鐵氧體材料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制成的磁力聯軸器可以傳遞更大的扭矩。 但是,釤鈷和鋁鎳鈷價格高昂,嚴重制約了磁力傳動聯軸器的發展。
釹鐵硼(NdFeB)永磁材料已成為繼釤鈷之后的第三代永磁材料。 釹鐵硼不僅具有更好的磁性能,而且價格也高于釤鈷,使其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釹鐵硼磁能積高,消耗少,加工性能好,可切割,可鉆孔,成品率高。 因此,可以縮小磁力聯軸器的體積,降低成本磁滯聯軸器,提率。 它在傳動聯軸器中被廣泛用于磁力。